查看: 2|回复: 0

功耗墙问题是否有根本性突破方案?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回帖

600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600
发表于 昨天 16:4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半导体芯片功耗墙问题的根本性突破方案探讨

引言:功耗墙问题的本质

作为存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专家,我深知"功耗墙"(Power Wall)问题是当代计算技术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。功耗墙本质上是指随着晶体管密度和时钟频率的提升,芯片功耗呈非线性增长,最终达到散热和能源供给的物理极限,导致性能无法进一步提升的现象。

当前功耗墙问题的现状分析

传统CMOS技术的瓶颈

在传统CMOS技术中,动态功耗(Pdynamic)与CV²f成正比(其中C为负载电容,V为工作电压,f为时钟频率),静态功耗(Pstatic)则主要来自亚阈值泄漏电流。随着工艺节点缩小至5nm以下,静态功耗占比已超过50%,电压缩放也接近物理极限。

存储芯片的特殊挑战

对于存储半导体(DRAM、NAND Flash等),功耗问题尤为突出:
DRAM的刷新功耗占总功耗的30-40%
3D NAND的编程/擦除操作需要高电压(15-20V)
存储单元密度提升导致寄生电容和漏电流增加

突破功耗墙的前沿技术方向

1. 新型器件结构

FinFET与GAAFET演进:
从FinFET到全环绕栅极(GAA)晶体管的过渡,可提供更好的栅极控制,降低漏电流
2nm及以下节点采用叉片式(Forksheet)或互补式(CFET)结构

负电容晶体管(NCFET):
利用铁电材料实现负电容效应,可突破玻尔兹曼限制
实验显示亚阈值摆幅可降至30mV/dec以下

2. 先进封装与异构集成

Chiplet技术:
通过die-to-die互连实现功能分解,避免单芯片集成的高功耗
UCIe(Universal 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)标准推动互连能效提升

3D集成技术:
存储与逻辑的垂直堆叠减少数据传输功耗
混合键合(Hybrid Bonding)实现微米级互连间距

3. 存储技术的革新

新型非易失存储器:
MRAM(磁阻RAM):接近零静态功耗,读写能耗比DRAM低10倍
ReRAM(阻变RAM):3D集成潜力大,单元操作能耗

[本文先搜小芯网络搜集,仅供参考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

本版积分规则